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,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,com.高清无码,2020美女视频黄频大全视频

人民網
人民網>>吉林頻道

觀長白丨村民齊雙拍攝的“幸福生活”

2022年11月07日08:51 | 來源:人民網-吉林頻道
小字號

走進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拉法街砬前村,沿著村路向前,旁邊便是玉米地。時下,大多地塊已經收割完成,廣袤田壟,覆著一層厚實的秸稈粉末,靜待明年春耕。仔細看,偶爾還能發現幾穗被遺落的玉米。

早上八點半,幾位村民正等在齊雙家門口,“齊大哥,收拾好沒,就差你啦!”

村民齊雙嘴里應著,手拿絨布輕輕擦拭單反相機鏡頭,扣好鏡頭蓋,鏡頭朝上,一手托底,輕輕把相機擺進包里,小跑出門,“走走走!”

秋收結束,農民們,在忙活啥?

《收工》齊雙/攝

《收工》齊雙/攝

今年69歲的村民齊雙,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。“我們都喜歡攝影,剛忙完了地里活,哥幾個約好去隔壁村拍秸稈打捆。”齊大哥說,藍天白云,現代農機,金黃秸稈,經由壓實打包,變為一個個方正的飼料包。這些農家活計,在齊雙眼中,是獨屬于鄉村的攝影富礦。

路上,“你看那個小山包,秋天都是紅葉,可出片了。”齊大哥邊給記者介紹村里風光,邊嘮起自己的事。

《紅葉寄情》田宇/攝

《紅葉寄情》田宇/攝

年輕時,齊大哥曾是村里的放映員,“當時,我放了好多風景紀錄片。看著人家攝影家拍的名山大川,我就老想,咱村里也美,這些‘小山小事’我能不能拍?”

30多年前,齊雙“一狠心”,買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,“海鷗4d,一百多塊錢,黑白膠片機。要知道,當時城里工人工資一個月也就100多塊啊。”

不同于如今齊大哥手里的數碼相機,即拍即看。膠片機“洗出一張是一張,每一張都是錢。”起初,構圖不佳、光線過曝、畫面模糊……照片各有各的問題,齊雙意識到“攝影真是門學問”。

有熱情,有風光,有設備,可農民做攝影,技術從哪學?

齊雙自己買書,和村里的攝影愛好者交流,背著相機去鎮里請教。“就是喜歡,趁著農閑,下笨功夫。琢磨了小十年,片子才拍得好一點。我就投給報紙,掙稿費,這才見著回頭錢了。”齊雙笑言。

《趕集》劉太東/攝

《趕集》劉太東/攝

付出有了回報。1996年、2013年齊雙兩次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。2010年,全國首屆“農民眼中的新農村”紀實攝影大展中,齊雙有兩幅作品獲獎。

“農民攝影,不容易,投入多、回報慢、耗精力,還有人覺得是‘裝高雅’。”回憶起最初的十年,齊雙直言不諱。“能堅持下來,最重要的是,有氛圍,有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如今,在蛟河市,和齊雙一樣的農民攝影師有80余人。

《湖之情,花之海》盧大千/攝

“現在,村里想學攝影的人多了,學攝影也容易多了。”2013年起,吉林省攝影家協會陸續開始送課下鄉、組織農村攝影志愿者小分隊、專門為農民舉辦攝影展、設立農民攝影講習所……

除了農民攝影日漸獲得認可,農民攝影家們也實現了讓家鄉“山川農事”為更多人所知的愿望。“他們把美景、生產生活用鏡頭表現出來,這些圖片帶火了旅游產業。”當地著名旅游景點之一“蛟河紅葉谷”,最初就是由農民攝影師發現并拍攝的,蛟河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負責同志介紹。

《湖之情,花之海》盧大千/攝

《湖之情,花之海》盧大千/攝

“呦,到了。”汽車停下,機械轟鳴,田野上,焦黃泛白的玉米秸稈正被卷進機器。秸稈,從“無用垃圾”到農田肥料、牲畜飼料;農活,從人工到機械。三十幾年來,齊雙的鏡頭里,記錄著鄉村之變。

“今天,不光拿相機拍,等會打算拿手機拍兩條小視頻,鄉村攝影更得跟上變化。”調整好相機參數,齊雙樂呵呵地走進田野。

文字:劉以晴

圖片、視頻:蛟河市委宣傳部 蛟河市融媒體中心提供

LOGO設計:姜 迪

策劃:孟海鷹 劉以晴

統籌:朱思雄

(責編:李洋、謝龍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